电子烟线下战:暴利诱惑下,资本逐利与政策风险并存?
电子烟行业,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究竟哪个更具竞争力?销售过程中,成本控制和市场布局又有何差异?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共同来展开深入研究。
线上销售占比与成本
目前,电子烟品牌在网上的官方店铺销售比例大概介于15%到20%之间,以鲸鱼轻烟为例,其线上销售所占比重仅为15%。而吸引线上顾客的成本相当高,在京东和天猫这两个平台上,获取一个电子烟用户的费用几乎高达50元。业内消息指出,过去京东平台上关键词的点击成本大概在3至5元之间,但如今电子烟品牌每次点击的费用已至少上升至20元,品牌间为争夺资源而展开的竞争愈发激烈。
产品消费特性
电子烟作为一种消费品电子产品,其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消费者在购得设备后,会持续购买烟弹。这种持续的烟弹消费模式,为企业带来了持续的现金流。但这也使得产品质量和口味的要求更加严格,否则可能导致用户流失。同时,这一点也会对线上线下销售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影响。
线下市场竞争
线下市场竞争颇为激烈,位于北京西单的一家店铺,由于众多电子烟品牌争相租赁,最终决定以拍卖的方式出租,结果租金价格竟然飙升到了原来的三倍。在商场品牌店中,悦刻是主要的竞争者,其他企业也纷纷使出各自的手段,比如鲸鱼品牌就专注于便利店和小卖部的市场,此外,它们还通过收购其他公司的线下销售渠道,来扩充自己的资源。
鲸鱼线下渠道策略
鲸鱼轻烟公司今年一月份正式挂牌成立,紧接着全资收购了杭州轻烟科技,并开始运用其便利店、网络、餐厅等线下渠道资源。但截至目前,公司还未涉足北京线下市场。这主要是因为北京市场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公司打算在等待北京市场淘汰一批品牌之后再考虑进入。采取这种策略,有助于公司避免在初期阶段投入过多成本,同时也能减少面临激烈竞争的风险。
线下市场多元与潜力
线下市场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商店内人来人往,但《财经》记者观察到,即便顾客会买烟,对店里的电子烟似乎并不太感兴趣。尽管如此,有些人觉得,若在一个地级市有500家便利店都在卖同一品牌的电子烟,那么它的销量肯定会有明显提升。由此可见,线下市场的布局合理,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行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行业竞争愈发剧烈,有些电子烟品牌在成立仅两个月便开始出货,导致漏油等严重问题频发。悦刻指出,该行业亟需制定3至5年的长远规划,并加大对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尽管线下店铺声称利润颇丰,但多数门店的盈利周期在3至5个月,部分门店甚至面临亏损风险,关键在于形成网络效应。有人在行业兴起之时想快速赚取利润,我国电子烟在市场中的占比还不到百分之一,而美国却已超过百分之十,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会吸引大量的人尝试。
大家都在琢磨,电子烟行业未来是网络销售更有潜力,还是实体店更有优势?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不妨给个赞,再把它推荐给您的朋友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