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电子烟近乎团灭?禁令发布后电商平台仍顶风销售
电子烟网络销售的禁令已经实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实际情况与既定规则之间的差距,让人感到出乎意料。
禁令出台用意
11月1日午后,国家烟草局与市场监管总局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对未成年人电子烟保护的通知》。这份通知内容丰富,明确指出禁止通过互联网途径对未成年人进行电子烟的推广与销售。这样的措施旨在切断未成年人接触电子烟的途径,减少电商平台对他们的宣传诱惑,同时向市场传递了明确的警示信息。
电商执行不力
通告中明确指出,相关企业和平台需关闭网站、撤除产品并取消广告。但记者调查发现,禁令发布两天之后,京东、淘宝等众多电商平台依然在销售电子烟,其中一些品牌甚至大举开展“双11”促销。这种现象表明,电商企业对禁令的遵守并不严格,对利益的追求十分迫切,监管落实的难度显而易见。
头部品牌表态
国内市场份额领先的悦刻品牌负责人迅速作出反应,他们明确表态,坚决支持并严格执行网络禁售的规定。在同一时间,YOOZ柚子电子烟在微博上发布了声明,对该通告表示赞同,并宣布将暂停线上销售及网络广告的发布。这些知名品牌的积极态度和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实际情况堪忧
尽管悦刻和YOOZ柚子都表达了积极立场,然而即便YOOZ柚子在两天后发布了声明,记者依然在多个平台上发现了它们的产品仍在销售。铂德电子烟、鲸鱼轻烟等品牌虽然声称“支持”,但网络销售状况并没有显著好转,实际上的变化并不明显,这表明这些品牌在表态之后并未真正实施有效的措施。
禁售前的插曲
禁令发布前20分钟,罗永浩公布了他的公司将在“双11”购物节上销售电子烟。这一举动似乎对禁令置若罔闻,从一定层面上暴露了当时电子烟市场的无序状态,同时也显现出部分从业者对政策的漠视态度。
行业发展现状
天眼查的数据揭示,我国电子烟行业在过去十年里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在这近九千五百家的电子烟企业中,超过八成企业主要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务。在融资方面,短短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已有至少二十家电子烟公司成功完成了三十次以上的融资。特别是在2019年上半年,融资总额一度超过了十亿元。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外的Juul公司,由于市场波动,其价值已经大幅缩水,降幅超过了三分之一。
在这种情形下,大家是否认为电子烟网络销售的禁令真的能够有效规范电商平台和企业的行为,并且真正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不妨为这篇文章点赞,转发一下,然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