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口味电子烟悄然流向未成年人,危害身心健康引关注
孩子的茁壮成长是家长们最牵挂的事情,然而,近期市面上出现了带有水果味道的电子烟,这些产品悄无声息地流向了未成年人,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痛心发现
赵女士住在京城,最近她在女儿的中学书包里意外找到了电子烟。一问之下,原来女儿自初二起就悄悄吸食果味电子烟,至今已有四年之久。女儿说,她身边的朋友大约有一半都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吸食,最多时书包里能藏有十几支不同口味的电子烟。孩子最初接触电子烟是出于好奇,看到朋友们都在抽,她也想尝试一下。
诱人特点
这些电子烟设计新颖,水果味十足,包装也相当考究,散发着令人愉悦的果香。草莓、芒果、柠檬等丰富多样的水果口味,与传统烟草的沉闷和刺激形成鲜明对比。对于好奇心旺盛的青少年而言,这些产品极具吸引力,他们在初次尝试时往往不设防,很快便可能陷入烟瘾的漩涡。
销售链条
现在,果味电子烟的售卖已构建起一套完善的逃避监管的机制。在网上,短视频下的水果表情符号成了交易的隐秘信号,用以吸引顾客添加微信进行购买。电商平台通过替换关键词避开监管,使用“电子烟”以外的词汇,并通过微信完成交易。而在实体店,商家采取隐蔽方式交货,向老顾客展示手机图片,甚至利用闪送服务来规避检查。
法规冲突
我国法律明确指出,任何烟草产品,包括电子烟,都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黑猫投诉”平台的数据表明,从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10日,共收到350件关于电子烟的投诉,其中提及“未成年人”或“孩子”的投诉占比达到16%,而非法销售问题则占据了31%的比例。这些商家的行为显然是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
健康威胁
果味电子烟的尼古丁浓度介于2%至5%,若长期使用,会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造成伤害,甚至可能促使青少年转向吸食传统香烟。此外,商家还推出了外观相似的“无尼古丁”草本雾化产品,虽然这些产品不含烟碱,但它们可能会增强未成年人的吸烟倾向,导致心理依赖,其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解决呼吁
在这种情形下,家长们敦促监管部门增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向未成年推销电子烟的行为。专业人士提出,应加强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的全面打击,确保平台承担起责任,清除网络上的隐晦交易。此外,还应推动禁烟教育进入校园,防止青少年接触“第一口烟”,促使学校、家庭及社会合力为孩子打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
大家都在思考,针对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果味电子烟,我们还能实施哪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不妨留下您的看法,点个赞,或者把这篇文章转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