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传统烟草巨头纷纷布局
电子烟被许多人视为降低传统香烟危害的理想替代品,然而,这真的就是事实吗?其市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揭开真相。
电子烟热度凸显
电子烟市场目前正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许多人认为电子烟对健康的危害相对较低。这种观念的普遍接受,推动了电子烟市场的迅猛发展。同时,传统烟草行业的巨头们也没有袖手旁观,2017年,那四家国际烟草公司在中国境外已经占据了七成的市场份额。自2013年开始,他们便投身于电子烟领域,无论是通过企业并购,还是依靠自主研究开发,都充分展现了电子烟巨大的市场魅力。
深圳产业称霸
中国电子烟在国内虽非市场龙头,但在全球生产环节却扮演着关键角色,其5%的销售额支撑着全球超过90%的电子烟产量。特别是深圳,已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毫不夸张地说,除了中国,全球众多地区都在使用源自“深圳制造”的电子烟。众多电子烟企业纷纷在深圳设立生产基地,麦克韦尔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总部就坐落在宝安区。
中美渗透率差异
我国吸烟者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多,然而电子烟的使用率却仅有1%,相比之下,美国这一比例高达13%。尽管我国电子烟问世已有十多年,但国内市场始终未能形成规模,最近才逐渐兴起创业热潮。这其中的差距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是由于消费习惯的差异,还是受到监管政策等其他因素的干扰?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熟虑。
企业角色剖析
电子烟行业的企业分类明确。上游企业主要负责生产电池或提供相关原料,同时也有专门供应烟油、烟弹和雾化器原料的商家。中游企业则专注于设计和制造,包括自有品牌和代工两种经营模式,在我国,企业普遍采用ODM和OEM两种方式。麦克韦尔公司起初专注于代工业务,并同步推进自有品牌的成长。自2016年起,公司便专注于生产开放式电子雾化设备以及雾化器。
监管逐步开展
我国电子烟行业一度迅猛扩张,然而用户群体规模有限,产品类别界定不清,监管体系尚待健全。然而,时至今日,行业状况已发生显著转变。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国家相关部门已发布《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通知》。监管部门的介入凸显了电子烟行业对规范化管理的迫切需求。
前景仍不明朗
这款新上市的电子烟,其未来发展充满了变数。它能否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以及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这些都与政策支持的程度密切相关。此外,电子烟的用户与传统烟草的用户存在交集,电子烟的迅速发展无疑会对传统烟草产业构成挑战。在这种竞争态势下,传统烟草行业不会轻言放弃,电子烟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将面临诸多挑战。
大家对电子烟是否能在将来成为市场主流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记得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