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日报聚焦电子烟产业:经历阵痛,监管逐步加强?
电子烟一度被视为消费市场的一匹黑马,其市场价值迅猛上升,令人咋舌。然而,随着政策监管的加强,这个行业瞬间遭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众多不确定性。接下来,我将逐一为大家进行深入分析。
赛道腾飞
2021年1月,作为全球雾化器组件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思摩尔国际的股价持续上涨,市值达到了2442亿元,成功进入了胡润世界500强榜单。与此同时,我国的雾芯科技在美国市场成功挂牌,市值一度接近500亿美金。其旗下品牌悦刻在国内电子烟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每月烟弹销量高达2000万颗,线下零售合作店铺数量已超过10万家。一系列积极因素使得外界对电子烟行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多方入局
思摩尔国际、雾芯科技等早期进入者之外,比亚迪对外公布了一系列有关电子烟专利授权的消息,并且着手打造多条电子烟产品的自动化生产线,这一举措体现了公司对电子烟市场的浓厚兴趣,其目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政策降临
2021年6月,《未成年人保护法》迎来新修订版,正式生效。修订版中明确规定,严禁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草案中还特别强调,电子烟产业链上的各个阶段均需获得相应许可证,且所有交易活动均需在监管平台上进行。这些规定对电子烟行业施加了严格的监管措施。
市场震荡
政策一经发布,电子烟行业便遭受重创。紧接着,股市也出现了较大跌幅,零售店铺、加工企业和品牌商都受到了波及。新消费日报的记者在北京和上海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销售情况明显下滑,消费者主要是老客户和长期吸烟者,店主们正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对未来发展充满忧虑。
业绩分化
尽管面临政策的强力制约,雾芯科技在2021年上半年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净利润却依然实现了显著提升,甚至超过了2020年全年的净利润总额,增长幅度达到了57.3%。具体来看,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6.8亿元,净利润更是达到了4.5亿元。然而,在最新的业绩报告里,公司并未对线下网点的推进计划进行任何提及。这样的转变,似乎在暗示政策的影响正逐步显现出来。
行业洗牌
政策监管的作用下,一级市场的投资和融资活动出现了显著变化,电子烟品牌的融资额度有所下降,而且以杂货店为主的销售渠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天眼查统计,2021年发生了64起相关融资事件,这一数据表明,曾经迅速发展的行业目前正步入一个淘汰机制更为严格的阶段。
合规运营的挑战让电子烟行业的发展变得难以捉摸。我们不禁要问,这个行业是否还能出现新的领军企业,推动行业变革?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