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国标实施两月余,水果味电子烟仍有商家顶风加价售卖?
情况紧急,自“电子烟国标”正式执行已过两个月,根据相关规定,带有果香的电子烟理应停止销售。然而,实际上,仍有一些商家在非法销售此类产品。现在,让我们共同深入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各种原因。
线下暗箱操作
12月9日,记者来到成都市南纱帽街的RELX悦刻店,想要了解一些关于果味烟弹的情况。店员说,店里暂时没有存货,不过其他分店可能还有,只是价格会稍高一些。而且,连烟草味的烟弹价格也有所上涨。记者又问起购买的方法,店员不愿意过多透露细节,而老板则建议记者试试其他种类的烟弹。这种明显的行为,是一种暗示,其目的显然是企图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获取利益。
线上隐蔽售卖
线下活动还在继续,线上活动同样如此。10日,记者在淘宝平台上搜索“水果电子烟”,并未找到任何相关商品信息。然而,加入相关群组后,却发现有人正在售卖果味电子烟烟弹。通过微信取得联系后,商家迅速发送了多种口味烟弹的图片,并承诺只要库存充足,便可立即发货。网络再次成为非法销售的新阵地。
曾经主流风光
电子烟市场过去流行的是水果口味,各种品牌争相推出了众多口味的烟弹,种类多达数十种。这些口味众多、种类繁多的烟弹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水果的香甜口感使得电子烟更容易被接受,仿佛给它披上了一层“甜蜜的伪装”,然而,它潜在的危害却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显现。
新规带来变化
自《电子烟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电子烟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众多实体店选择停业或转型,而消费者对烟草味电子烟的接纳程度较低,这成为了关键因素之一。即便是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店主,在权衡租金、人力成本以及未来的销售前景等多重因素后,经营态度变得更加谨慎。新规定的实施,彻底改变了行业的布局,进而促使市场进行了新一轮的整顿。
专家理性发声
陈指出,电子烟销售法规明确,除了烟草口味的商品外,其他类型的产品销售已被明令禁止。这意味着行业已正式步入必须持有许可证方可经营的新阶段。商家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既定标准,坚决不能逾越规定的界限。新规定将电子烟视作烟草产品,故此,那些试图模糊电子烟定位的营销手段已不再适用。依照规范进行经营,是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规积极意义
张书乐专家指出,新制定的规定从保护未成年人的立场出发,强制实施了“减糖”措施,这一举措有效地降低了电子烟对未成年群体造成的负面影响。学校周边区域以及电商平台销售的电子烟都被纳入了烟草专卖的监管体系,目的是为了遏制电子烟通过网络渠道和校园周边地区的扩散,以防止其带来更严重的危害。新出台的规定为监管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础,相关部门理应严格遵守法规规定,无论是实体店铺还是网络平台,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出现,必须进行严肃的处理。
新规定推行已有些时日,然而部分商家却依然敢于擅自销售水果味电子烟。面对这一现象,相关部门究竟该如何采取有效的监管手段?我们衷心希望各位能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分享您的宝贵意见。同时,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