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刻媒体开放日汪莹分享电子烟趣事,烟油口味超独特
你是否感到好奇,一个非专业人士究竟是如何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成功引领团队打造出中国电子烟领域的领先品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汪莹与悦刻之间的传奇故事。
抽烟初体验与契机萌生
汪莹在乘坐优步的初期尝试了吸烟,断断续续地抽。后来在滴滴出行时,她开始接触电子烟。她购买了京东排名前20的电子烟产品进行对比,发现市场上的电子烟产品都不符合她的要求。2018年1月,在一次交流活动中,她与一群人商议后决定投身电子烟行业。仅仅3个月后,悦刻品牌便实现了电子烟的量产。再过17个月,烟弹的产量增长了160倍。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确实令人惊叹。
跨界打造领军品牌
汪莹并非专业人士,团队中的高层管理人员也缺乏电子烟相关经验,但短短一年半时间,悦刻便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2012年,电子烟市场迎来爆发,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的推动,而国内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在此之前,许多进入者都试图以戒烟为卖点,但业内人都清楚这种做法并不恰当。悦刻则提出了新的概念,进行了精确的市场定位,为吸烟者提供了愉悦且无忧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精准的市场推广。
借鉴优步精准营销
悦刻并未大肆投放广告,转而参考了优步的策略。他们以城市为基本单位进行市场营销,与城市及用户保持互动,经常出现在用户常去的地方,目的并非仅仅是吸引新客户。在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补贴丰厚的时候,汪莹感叹司机们并不积极加入。她觉得电子烟的普及同样需要时间,不能急于求成。
人才招聘难题
记者在询问人才相关问题时,汪莹先是提到招聘的困难,接着又反问记者是否愿意加入。负责研发和供应链的闻一龙在深圳招聘时发现,行业内优秀人才稀缺,而行业外的人才则顾虑重重。在深圳的三个月时间里,他只成功招募了三名同事。如今,悦刻公司已有500名员工,深圳的团队人数超过150人,其中60%的员工毕业于知名高校,高要求使得招聘变得更加困难。
高要求推动发展
汪莹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当时优步在城市办公室的员工仅有两人,她的目标是四个月内将人数增长至原来的二十四倍。在创立悦刻时,团队规模虽小至七人,却立志要让全球烟民都能使用电子烟。悦刻在产品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积极参与,从解决最基础的问题,如烟油危害等,入手。
坚毅应对压力
汪莹常常将双手的中指相扣,这动作看似在缓解压力,然而她的内心却异常坚定。即便面对外界的重重压力,从她及团队的行动中可以看出,若转行至其他领域,他们同样有望迅速取得成就。
你觉得汪莹和悦刻今后还能带来哪些令人惊喜的成就?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同时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