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子烟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含核心数据及分类介绍
电子烟领域发展迅速,然而在这一进程中,监管方面和消费者群体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接下来,我们将对电子烟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探索起步阶段
2003年到2006年,电子烟时代正式开启,如烟等品牌以“烟草替代”和戒烟功能为卖点。一开始,这个想法受到了广泛欢迎,许多烟民对此抱有戒烟的期望。然而,到了2006年,央视曝光了如烟戒烟效果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并且产品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这导致了国内市场的销售受到严重打击。因此,企业不得不将销售策略转向国际市场。许多专注于国内市场的企业,因此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快速扩张阶段
2007年到2014年,海外电子烟市场迅猛增长,深圳的电子烟企业趁此良机快速发展。当时,深圳众多企业争相投身电子烟生产,凭借国际订单,工厂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也逐渐完善。在这一时期,国内众多电子烟企业成功积累了资金和技术。
高速发展阶段
2014年到2018年,该行业构建了完备的产业链,技术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各类产品不断涌现。于是,众多品牌如同春雨后的竹笋一样迅速增多,消费者的选择面也随之拓宽。在形态和功能上,新型电子烟实现了显著的进步,市场销量非常出色,整个行业正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市场初具规模
我国电子烟行业已建立起相当规模。据《2021电子烟产业蓝皮书》所示,涉足该行业的制造及品牌企业已超1500家,供应链和相关服务企业则有10万家之多,线下销售网点更是达到了19万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注入。产品技术的持续提升和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张,共同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受众年轻化
国内电子烟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特别是26至35岁的年轻人,他们占据了市场的58%。面对这一消费趋势,众多企业竞相推出了各式各样的电子烟产品。比如换弹式电子烟,其非烟草口味的销量已经明显超过了烟草口味。这些口味多样的电子烟对年轻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监管加强
市场不断壮大,我国对电子烟的监管措施不断加强。自2018年起,新型烟草被整合进烟草监管体系,同时,广泛听取了关于电子烟管理方法的建议。2022年3月11日,《电子烟管理办法》正式出台,目的是整顿市场秩序。在此前,国外已有青少年因口味问题而开始吸食电子烟的案例,我国此举也体现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坚定立场。
你不妨思考一番,随着电子烟监管力度的增强,企业是否还能开拓出新的发展道路?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以及将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