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烟草制品行业介绍:含电子烟等类型及主要上市公司
你知道吗?我国的新型烟草制品产业正在迅速成长。但这条路并非毫无阻碍,其中充满了坎坷。此外,它的发展还受到众多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变动所影响。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情况。
行业定义与产品类型
我国新型烟草产业以新型烟草产品为重心,涵盖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等多个领域。这其中包括电子烟、加热不燃烟草制品以及口含烟等多种形式。这些产品在制作过程中不涉及燃烧,含有较少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同时也能向人体提供尼古丁。
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现状
2017年,我国正式发布禁令,严禁销售加热烟草制品。当时,国内生产的烟草产品大多流向了国外市场。在此政策出台前,不少国内烟草厂商和中烟公司都保持谨慎,处于观察状态。但到了2020年下半年,众多厂商纷纷投身市场,国产加热不燃烧烟草品牌数量急剧上升,接近一百个,不再是之前的寥寥无几。
电子烟发展历程
2004年,我国电子烟市场崭露头角。然而,到了2006年,央视曝光了如烟在戒烟效果与安全性方面的不实宣传,这一事件迫使如烟不得不退出国内市场,转而开拓海外市场。在此之前,电子烟行业长期处于无序状态。但到了2022年3月,《电子烟管理办法》正式颁布,监管措施得以落实,行业逐渐回归正轨。
进出口贸易情况
我国是新型烟草制品的主要出口国,尽管自2022年起全球监管变得更为严格,我国进出口的总额却依然实现了增长。2023年,这一总额攀升至113.1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2.48%。到了2024年,截至11月,总额已达到100.02亿美元。鉴于监管措施进一步加严,预计2024年全年的总额将不及2023年。
海关编码调整
2022年以前,我国新型烟草产品尚未拥有明确的海关编码。但从2022年开始,海关编码进行了更新,新增了2404目,该目包含了非燃烧型烟草替代品。同时,电子烟及其相似产品也独立分配了一个编码,即85434000。这一调整显现出全球范围内对新型烟草产品监管力度的提升。
出口产品结构
查看2023年的出口数据,我们发现含有尼古丁的非燃烧型吸用产品,例如一次性电子烟,其出口占比高达74.61%。此外,电子烟及其类似电子雾化设备的出口占比为25.27%。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次性电子烟的出口占比几乎触及了75%。
新型烟草行业在不断发展,监管也在逐步增强,我国厂商在市场和政策两方面承受着压力,他们究竟该如何作出反应?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不要吝啬您的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