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临街电子烟店生意尚可,但竞争加大,对未成年人售卖存漏洞
在六十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电子烟的设计理念,然而当时并未将其推向市场。时至今日,电子烟市场异常火爆,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这究竟代表着财富的崛起,还是潜藏着健康隐患
早期发展坎坷
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美国诞生了电子烟的设计理念,随后也相继推出了类似的产品。然而,那时的技术尚不完善,市场接受度也相对较低,这些产品因此未能顺利进入商业化阶段。此后,电子烟的发展进程一直较为迟缓。
入行门槛较低
有相关人士向《财经》新媒体透露,进入电子烟行业的门槛并不高。只需要掌握基础的雾化技术和烟油制作方法,技术要求并不复杂。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能够进入这个行业。一些小型企业也能够生产电子烟,这也导致了市场上产品质量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资本竞相涌入
技术发展的推动和高达40%的毛利率,让2018年的电子烟市场变成了通往财富自由的快速通道。IDG资本、源码资本、红杉资本中国、真格资本等众多风险投资机构纷纷涌入。在资本的助推下,一些大型品牌开始逐步扩大经营规模,而新兴品牌也迅速崭露头角。
市场乱象频生
电子烟市场同质化严重,众多品牌纷纷展开价格和营销战,以争夺市场份额。他们声称电子烟比传统香烟更健康,并且是潮流的娱乐产品,以此来吸引烟民和年轻消费者。据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数据显示,电子烟的主要使用者是传统烟民,非烟民用户占比仅为约4%。使用者群体以中青年为主,其中接近七成是中青年。
监管争议不断
电子烟的潜在风险,行业内人士看法不一。有人觉得,跟传统香烟相比,它的危害性已经大幅降低,但那些不达标的电子烟产品往往来自小型工厂。不过,北京控烟协会的会长张建枢强调,电子烟的检测标准与传统香烟有所不同,而在标准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声称电子烟无毒性、无害性,对消费者而言,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此外,各国在电子烟管理方式上存在差异,多数国家还在不断尝试和摸索。
未来监管趋严
市场上对于电子烟究竟属于香烟还是电子产品的身份,争议不休。这种产品与烟草局形成了竞争关系,一旦将其整体划入烟草专卖体系,或许会成为烟草行业扩张的良机。国内证券分析师认为,严格的监管政策将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并且有可能彻底改变行业的竞争态势。
大家对电子烟未来监管的进展是否顺利有所顾虑吗?别忘了给这篇文章点赞和分享,也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