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成都抽检电子烟雾化液,超七成含尼古丁问题
近期,四川成都的市场监管部门公布了电子烟油检测的结果,指出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风险,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检测中频繁发现尼古丁含量超过了标准限制,同时,未成年人通过网购购买电子烟的情况也频繁出现,电子烟市场究竟遭遇了何种困境
风险等级结论公布
12月23日,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的相关情况。通报指出,电子烟雾化液的风险级别被评为中等。此次监测的样品主要采集自零售店和商场超市,涉及流通环节,总共有40批次。在这些样品中,有29批次存在质量问题,问题检出率达到了72.5%。在这些质量问题中,烟碱(尼古丁)的问题尤其受到重视。
市场监管存短板
电子烟作为新兴产品,在我国市场逐渐崭露头角。不过,目前国内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来对其进行规范,这导致了生产环节监管力度不足。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生产环境的维护,再到烟碱含量的控制,整个行业都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缺乏规范的约束,商家的行为出现了偏差,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面向未成年人售卖
南都之前的一项调查显示,未成年人同样能够通过网络购买电子烟。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相关产品时,客服人员纷纷推荐添加微信进行私下沟通,并提供了悦刻、绿箩等品牌的清单。尽管产品宣传图上明确写有“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的字样,但私下交易的现象仍然难以遮掩,这导致未成年人容易受到诱惑。
烟油添加毒品
广州仁泰医院的主治医师谭红海提到,近几年来,在尼古丁的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遗憾的是,部分不法商家却将烟油里的尼古丁换成了合成大麻素。更有过分的是,他们还诱使青少年购买这些产品,并谎称这样就能避免尿检。由于青少年的辨识能力较弱,他们很容易被欺骗,这给他们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消费协会发警示
12月28日,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在四川省公布了针对电子烟的警示信息。他们提倡消费者应树立起科学和健康的消费理念,同时坚决拒绝电子烟的诱惑。然而,能否真正让消费者远离电子烟,这需要市场监管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协作和努力。
线上销售更隐蔽
目前,含有有害成分的电子烟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销售,其销售方式愈发隐蔽。商家借助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交易,使得监管难度加大。面对这一新情况,监管机构正面临挑战,迫切需要填补线上销售的监管空白,以保障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合法权益,这一工作亟待完成。
电子烟市场问题不断,我们面临如何实施有效监管的难题,以引导其重回正轨。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并且请不要忘记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