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刻启用生命科学实验室,研究电子烟减害程度引关注
电子烟的减害作用引起了广泛讨论,其市场环境同样错综复杂且缺乏透明度,那么,这个行业目前究竟处于何种状态?我们不妨一起来详细探究一番。
悦刻启用实验室
9月17日,悦刻公司举办了一场针对媒体的开放日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公司宣布其生命科学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该实验室专注于探究电子雾化技术产生的气溶胶对人类和动物细胞的影响,致力于推进减害相关的研究项目,同时,该实验室已经完成了临床前阶段的安全性评估工作。姜兴涛,实验室的负责人,指出悦刻的产品在减少有害气溶胶成分和降低细胞毒性方面表现突出。然而,他也坦诚地表示,目前的研究成果还不够全面,产品的稳定性还需进一步提升。
减害认知存争议
业界对电子烟减害的观点存在不同看法。有些品牌声称电子烟不释放烟油,对人体的危害较小,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据支持。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提到,电子烟中的有害物质接触较少,但同样没有证据证明它能够降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风险。此外,如果电子烟能够吸引非吸烟者,那么它可能对整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科学链条待完善
闻一龙,作为悦刻的联合创始人,他提出一个观点,即我们必须全面深入地理解减害的实质。仅进行零散的研究是不够的。对于电子雾化设备可能对健康造成的影响,我们必须通过整个生命科学的研究链条来彻底探究,这无疑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任务。在业界,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市场淘汰加剧
政策监管导致众多国内电子烟品牌陷入了被淘汰的困境。据企查查统计,去年每个月平均有668家企业遭遇吊销或注销的命运,其中7月份的数字更是高达1376家。悦刻公司原本计划在三年内投入6亿元资金,开设1万家门店,但受疫情影响,这一宏伟计划目前仍悬而未决。
销售渠道转变
去年11月份,电商平台开始逐步撤下电子烟商品,销售网络随之转移至线下,涉猎了便利店、大型超市,甚至酒类店铺、网吧等多种地点。然而,企业自救的效果并不理想。相关责任人透露,企业已决定停止扩大销售网络,转而集中力量处理库存问题。
运营数据未披露
在媒体开放日的问答环节中,悦刻公司的负责人并未透露公司运营的具体信息。尽管如此,行业内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然而,市场对于悦刻及其类似品牌未来的发展趋势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大家对电子烟减害研究能否取得实际成效看法不一,对于是否能够平息当前的争议也存在分歧。您可以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若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不妨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