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联合整治向未成年人售电子烟,资本市场电子烟龙头股跌跌不休
2019年,两个部门对网络上的电子烟销售颁布了禁令,然而市场依旧混乱不堪,监管的难题也愈发凸显。在这样的复杂局势中,电子烟品牌的成长遭遇了阻碍,它们所面临的前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线上禁令与违规犹存
2019年11月,两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电子烟的第一号公告,明确指出禁止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销售。尽管监管力度相当严格,但高额的利润仍然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尽管网购平台已经屏蔽了“电子烟”这一关键词,但通过“电子喷雾”等替代名称,用户依然能够找到购买的相关链接。在朋友圈里,一些带货的达人公然低价促销,这不但加大了监管的难度,而且对监管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得问题频发不断。
线下抢占与竞争困局
当无法买到产品时,许多品牌开始转向线下销售渠道,全国各地的品牌店铺数量急剧增加。但用户数量并没有随着店铺的扩张而同步增长,即便是悦刻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也遇到了困难。一些品牌过分追求店铺数量的增长,开设新店和开展营销活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旦资金短缺,就可能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在行业内形成了一种恶性竞争的局面。
线上监管难度大
尽管零售商在搜索相关关键词时面临限制,但稍加调整就能发现购买途径。朋友圈内商品推广难以得到有效监管,消费者往往能轻松在朋友圈买到电子烟。这种现象不仅对正规实体店铺的生意产生了影响,还妨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整个行业的秩序带来了负面影响。
政策屏障与出海谋求出路
政策条款众多,国内品牌在寻求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因此,走向国际市场变成了一个新趋势。2019年,悦刻等品牌着手在美国市场进行布局,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PMTA规定却非常严格,不仅费用高昂,而且流程相当繁琐,导致许多品牌难以达标。尽管许多品牌抱有出海的愿望,却只能无奈地望洋兴叹。
代工模式与技术依赖短板
悦刻这样的知名品牌,其运作主要依赖于供应商的技术支持,并且长期以来都实行代工生产。因为缺少自主的核心技术,它们难以建立起强有力的竞争壁垒,只能依赖于上游的供应商。这种状况使得企业在产品定价和研发创新上失去了主导权,对品牌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自我革新挑战与未来破局
面对出海困境、政策不明确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电子烟企业亟需进行内部改革。它们需努力减少对代工厂的依赖,同时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前方道路多舛,生存和成长都遭遇严峻考验,品牌必须拥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
各位读者,您认为电子烟的品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否成功应对这些困难,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成长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