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高中生偷抽电子烟,背后竟藏如此隐秘渠道?
在电子烟销售被禁止的情况下,网上销售乱象频发,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面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面临重重困难,而一些平台在责任担当上也存在缺失。那么,这些问题究竟该如何有效解决
禁售现状与暗地销售
尽管有明确规定禁止销售某些电子烟产品,但网络上的销售热潮并未减弱。有网友声称可以购买到带有水果香味的电子烟,经过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网络平台上都销售这类商品。在二手交易和网购平台上,有许多商家在销售所谓的“草本雾化器”等非电子烟产品,他们规避监管,进行私下交易。
“草本雾化器”本质
有些商家利用“草本雾化器”的名称来销售电子烟,并宣称其不含焦油。然而,实际上这些产品的成分与雾化物相符,本质上仍是电子烟。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的岳强律师指出,目前的规定已经将此类产品的一部分列为禁止销售,商家的做法显然违反了规定。
“三无”产品危害
网上销售的电子烟中,许多都是没有生产日期、合格证和厂家的“三无”产品。这类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消费者在吸食时可能会遇到未知的健康隐患。尽管如此,仍有众多商家在网上销售此类产品,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就像是在冒险。
平台监管缺失
平台理应严格负责审查。然而,有些平台为了追求利益,对销售电子烟的店铺审查不够严格,甚至建立了所谓的“白名单”,用付费来替代审查过程。汤建彬提出,平台有义务披露信息,而姜孝贤则强调平台应当关闭违规账号、撤下相关商品。但实际情况是,平台并未能充分执行这些职责。
法律风险分析
厦门大学法学院的姜孝贤教授指出,网络销售电子烟可能触犯了《互联网广告管理规范》。商家在公开销售时,不可避免地会介绍产品,而这已经超出了法律规定的界限。然而,目前法律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网络销售电子烟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打击力度待加强
相关部门应当增强打击强度,目前市场上暗语交易、新型电子烟等规避监管的现象较为普遍。对于各种违规销售行为,必须迅速发现并加以处理,然而,目前监管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导致这些市场乱象持续存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电子烟网络销售存在诸多乱象,监管和平台均存在失职现象,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究竟何时能够对这一市场进行有效整治,确保消费者安全?如有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