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电子烟国标更新自10月1日起实施,行业影响几何?
电子烟的国家标准已经正式公布,这标志着行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动。在这样的新规约束下,零售商和品牌商的未来走向将如何?市场的走向又将呈现何种态势?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逐一探讨。
新规背景
4月12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则新的公告,正式对外发布了《电子烟》这一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其编号为GB 41700 - 2022。该标准规定,从2022年10月1日开始,将正式开始实施。而在这一标准发布之前,也就是3月1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已经发布了《电子烟管理办法》。自5月1日开始,各类非烟草口味的电子烟和允许用户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将不得销售。这项新规定的推行,无疑给市场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动。
企业应对举措
新规实施以来,各企业反应不一。悦刻的在线客服透露,他们目前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九脉的创始人尹建华说,他们打算持续聚焦国内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布局上加大力度,对产品生产也会更加慎重。他认为,尽管短期内企业的运营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他对国内市场未来前景保持乐观。谢哲鑫指出,目前我国电子烟行业的关键资源主要掌握在几家大企业手中。随着新规定的推行,中小企业的特色经营策略可能难以奏效。因此,搬迁至其他地区或许会成为众多中小企业的新出路。
零售商的困境
华东地区的悦刻加盟店老板王鑫正遭遇难题。他们最关注的是如何取得烟草零售许可证,以及当地政策的具体执行。从五月到十月,能否继续营业都变得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品牌供应商货源不足,导致部分商品无法及时补充库存。即便有货,门店在支付预付款后,最多也只能储备一个月的货物。而且,品牌供应商也无法确保持续稳定的供货量。
口味规定影响
国家标准明确要求,产品需突出烟草的独特风味,这一要求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过去,消费者为了追求新鲜感,常常依赖新产品的上市来提升购买量,然而现在,由于可供选择的口味有限,他们的购买习惯或许将有所改变。但国标的推行使得公众舆论逐渐偏向正面,这或许将吸引更多卷烟消费者转向电子烟市场。
过渡期的无奈
春节结束之后,品牌方对店铺的关注度有所减少。目前的情况是,只要商品有库存,就会发送通知,提醒商家及时补货,而除此之外,便没有其他的通知了。从5月1日的规定实施到10月1日的国标实施,尽管这为行业提供了过渡时间,但对于零售商和公司来说,他们仍然面临着众多无法避免的困境和未知数,大家都在不断尝试中寻求出路。
行业前景展望
整体来看,新出台的规定让市场的布局需要重新编排。一方面,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市场的秩序;另一方面,不同规模的企业将面临各自特有的困难。从未来的视角来看,只要企业能够完成合法的调整,电子烟市场在有序的环境中是有望实现发展的。但是,这个过程并不可能很快完成,其中必然包含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你能否预测在新出台的规定影响下,电子烟行业会有哪些新的发展动向?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记得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