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电子烟成向神迈进通道,悦刻上市市值一度高达3500亿
近年来,电子烟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众多新品牌借助代工模式迅速进入市场。然而,这一现象背后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纠葛以及诸多安全方面的担忧。现在,我将为大家逐一分析。
代工模式盛行
2018年,悦刻、柚子、魔笛、伯德等电子烟品牌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市场,这主要得益于代工生产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得新兴品牌能够降低成本,并缩短产品研发的时间。以悦刻为例,这样的品牌借助这种方式迅速进入消费者视野,显著提升了其在市场的参与度,从而加速了品牌的成长步伐。
悦刻依赖思摩尔
悦刻在小烟市场中的份额相当可观,2020年前九个月其市场份额高达62.6%。然而,在产能和技术方面,它与主要合作伙伴思摩尔国际有着紧密的联系,近80%的产品都是从思摩尔国际采购。借助思摩尔的FEELM技术,产品销量得以提升,NJOY引入该技术后,采购额增长了七倍以上。由此可见,悦刻在产品方面对思摩尔国际的依赖程度较高。
议价权失衡
目前,思摩尔国际是悦刻的核心供货商,但悦刻在思摩尔国际的顾客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思摩尔在交易中握有更大的话语权。悦刻的营业成本中超过97%都花在了产品购买上,其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在市场上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盈利空间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安全认证困境
电子烟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而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PMTA监管认证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对产品安全的肯定,更是进军美国市场的关键。然而,申请这一认证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并且投入高达上亿美元。一旦悦刻获得认证,他们基本不会更换代工厂,因为前期的投入实在太过巨大。
渠道调整应对
2020年,悦刻中断了对非专营商家的供应,促使一些微商转而开设专营店,以便继续进货,同时公司还提供了开店补贴。如果行业巨头介入,微商的渠道可能会受到限制,而专营店能否续约将视市场渗透度而定。悦刻此举旨在加强自身销售渠道,保障市场占有率。
未来形势堪忧
电子烟市场的甜蜜期已经结束,低成本和高利润的时代不再重现。实施合法监管和征税变得迫在眉睫,甚至可能对税率进行超过50%的调整。中国烟草公司已经开始关注,而徕米等企业已经先行一步。众多从业者的未来面临诸多不确定,道路崎岖不平。
大家对电子烟市场在接下来的数年内将呈现何种发展趋势有何看法?若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别忘了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