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个世界无烟日:医院、商场控烟落实情况如何?
今年,“守护青少年远离烟草,包括传统烟草和电子烟”这一议题显得尤为关键,然而,公共场所的禁烟状况究竟如何?青少年是否正遭受烟草的危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调查。
医院控烟状况
今晨十点钟,记者前往南京某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在医院入口,醒目的室内禁烟标识映入眼帘,同时标明户外设有指定的吸烟区域。然而,尽管住院楼道中未见有人吸烟,地面上却散落着零星的烟蒂,卫生间垃圾桶旁亦是如此。由此看来,尽管医院设有控烟提示,但实际执行效果尚需加强。这不禁让人对医院的管理力度产生疑问。
商场控烟表现
商场的安全通道往往成为吸烟的集中地,记者在走访了多个楼梯间后发现,那里既没有人吸烟,地面上也未见烟蒂。一名保洁人员表示,疫情期间吸烟的现象显著减少。看来疫情使得人们开始更加重视公共场合的卫生,自觉减少了吸烟行为,不过这种积极的变化在疫情结束后是否能够持续,还是一个未知数。
饭店吸烟乱象
记者在南京的多家餐馆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少人在大厅吸烟,烟灰缸和已熄灭的烟头就放在顾客的桌上。收银台处甚至有香烟在售,服务员也毫不避讳地表示可以在此吸烟。这样的餐馆公然允许吸烟,完全无视公共场所的禁烟规定,这里的控烟条例似乎只是摆设。
咖啡馆吸烟问题
某连锁咖啡馆同样存在吸烟现象,一位男士在二楼的一个角落里吸烟。在这样的地方,本应追求高品质和舒适氛围,却未能实现无烟空间,这让人感到非常失望。虽然咖啡馆等公共场所可能因为缺乏行政执法权而导致控烟效果不佳,但这绝不能成为放任吸烟行为的理由。
吸烟危害证据
李晟主任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指出,北京的“史上最严控烟令”自2015年实施以来,5年间已有55万人成功戒烟,成效显著。世界卫生组织也明确指出,吸烟会显著增加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对肺部造成损害,并降低局部免疫力。无论是现实的数据还是权威的声明,都清晰地表明吸烟的危害不容忽视。
青少年与电子烟
今年无烟日的主题着重于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以及电子烟。近些年,电子烟利用“辅助戒烟”“无害健康”等理念,并通过年轻化的营销手段,吸引了众多未成年人。李晟指出,吸食电子烟后,更容易转向吸纸质香烟。电子烟本质上含有尼古丁,其加热后产生的雾化物吸入肺部同样有害。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这种伤害尤为严重。
针对当前的情况,你觉得如何才能更高效地帮助青少年远离烟草和电子烟的危害?不妨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吝啬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关注并重视这个问题。